查看原文
其他

决胜高考作文,这招最管用!

2017-05-04 余党绪 新读写

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

点击标题下方“新读写”关注


高考作文到底考什么?纵观近几年来的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题,不难发现,“思辨能力”已然成为了高考作文考查的重点。


离高考差不多只有一个月了,有什么办法能提升思辨能力?


何为批判性思维?


在日常生活中,每个人都是有逻辑的,但这种经验性的逻辑常常受到利益、情感、心理和环境的干扰,并不总是科学与合理的。比如按照日常经验,“眼见为实”显然是个正常的逻辑。但是,“眼见”的未必是“实”的,因为你见到的可能只是表象甚至是假象。教育就是要引导人们摆脱各种束缚与局限,让自己的思维更理性,更公正。


正如卡西尔所说,“人总是倾向于把他生活的小圈子看成是世界的中心,并且把他的特殊的个人生活作为宇宙的标准。但是,人必须放弃这种虚幻的托词,放弃这种小心眼的思考方式和判断方式”。


孔子说“勿意,勿必,勿固,勿我”,告诫我们要警惕那种主观臆测的、固执己见的、固步自封的、一意孤行的思维方式。佛家也说“勿执”,要“破我执”。“思辨”这个词,就是从《礼记》中的“博学之,审问之,慎思之,明辨之”而来。


因此,批判性思维的核心,是思考者对思维的自我监控,是对自我思维的质疑和“批判”,以纠正可能存在的偏颇和狭隘。


怎样在写作中培养并运用批判性思维?


作文,既是思想与感情的表达,也是思维方式的呈现。从文章外显的结构到内隐的思路,从遣词造句到引经据典,表达总是受制于思维方式。作为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,批判性思维对于写作,意义非同寻常。


下面以议论文写作为例,谈谈批判性思维在写作活动中的运用。


一、审题与立意:问以辩之


关于审题与立意,我喜欢用《易经》名句表达我的想法,那就是“问以辩之”。有人说,作文是带着镣铐跳舞,这句话强调命题的限制;我倒觉得,有一定的限定条件,或许能让我们避免写作中常见的空泛与肤浅。


俗话说,好风凭借力,送我上青云。为什么不能将限定条件理解成那一股“好风”呢?钱锺书先生颇通此道,他将其学术巨著命名为“管锥编”,一则见出自己的谦虚,二也道出了为学的诀窍,就在这“管锥”二字。


以管窥天,见之则明;以锥插地,入之则深。正是凭借这“管”与“锥”,才能洞幽烛微。世人皆知放眼望去,却不知此一望,视野是大了,随之而来的却是聚焦不够,见之不明。


命题作文何尝不是如此?看起来是一种限制,实际上却给了我们表达的精确空间。在这里,需要的是思想的精确度、新颖度以及深广度,而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泛泛之论,夸夸其谈。


这就需要“问以辩之”的习惯与能力。



审题,首先要摆脱思维的麻木与混沌状态。


我曾经尝试过以“细节决定一切”为题的写作教学,多数作文都堆砌各色成功人士注重细节而失败者疏于细节的实例,来证明“细节决定成败”的真理性。殊不知,“细节决定成败”本身的合理性,是需要条件的。倘若大局未定,大方向错了,细节再完美又能怎样?这就是一种典型的惰性思维,就是胡适先生所批评的“差不多先生”。


所谓“问以辩之”,就是不要预设态度与观点,让自己的观点都来自材料自身。


有些老师喜欢鼓吹“求异思维”“逆向思维”“反弹琵琶”这些审题“诀窍”,这个要慎重。若为求异而求异,若为逆向而逆向,那风险就大了。关键是看材料有没有给你提供“求异”和“逆向”的空间。


例1::2011年高考上海卷作文,关于“一切都会过去”与“一切都不会过去”的话题,如果简单照搬所谓的“求异思维”,就很难奏效。因为它将一对矛盾的命题放在一起,形成对比关系。你怎么求异呢?怎么逆向呢?考生所要做的,只能是将这对矛盾统一起来,做辩证的分析和内在的整合


例2:2013年上海高考作文题:生活中,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,但世界上似乎总还有更重要的事。这种现象普遍存在,人们对此的思考也不尽相同。


考生们对作文的审题立意分大致为三个类别:


第一类,材料说“世界上似乎总还有更重要的事”,那么,错过更重要的事情,当然是一种错误或不足。于是,就告诫人们要总结经验教训,要善于抓大放小,分清主次,抓牛鼻子,纲举目张。这种停留在简单的责备批评的作文,我称之为“检讨式”或“教导式”作文,颇为流行。


第二类,侧重分析人类错过“更重要的事情”的原因。


这比空泛的批评高明,比简单的训诫中听。顺着这个思路,可以总结人类面临的诸多限制或局限,比如现实条件的限制,比如情感的束缚、利益的羁绊、眼光的短浅、立场的偏差等等,都可能让我们失去理性的判断,让我们丧失对“更重要的事”的关注,从而失去把握“更重要的事”的机会。此立意有了具体的内容,文章就充实多了。


第三类,对此类现象做客观而深刻的哲理思考。


其实,撇开具体的人与具体的事,世界上哪个人没有错过“更重要的事情”?换句话说,哪个人没犯过错误,哪个人没有失误?这就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局限性。人性总是有缺陷的,既然人人如此,何须人人声讨?人性,可警惕可反思,但不必诅咒。


无论一个人多么超脱,多么高尚,多么智慧,他都会有其难以超越的局限性。这种局限可能来自于他的出身,他的教育,他的眼光,他的利益与情感,他的身体,他的环境。伟大如华盛顿,渺小如街头乞丐,他们所短缺的内容有天壤之别,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,这一点却是共同的。


这一类的审题立意给我们的启示是:从本质上看,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“事后诸葛亮”,或者“旁观者清”。当我们身处事件进程之中,当我们处在“局中”之时,我们常常被环境左右。只有当时过境迁或者事后反思的时候,我们才发现,当初的我们是多么愚昧和糊涂。


因此,局限是人类的宿命,每个人都只能做彼时、彼地、彼环境下所能做的“最重要的事情”,至于它是不是真的“最重要”,只有在更大的时空范围内才能看清楚。


小贴士:“问以辩之”:质疑,辨析,再质疑,再辨析,从而形成准确的、明确的观点和论点。


二、构思与表达:立而论之


写作是一个语言连缀的过程,是一个表达自我的过程,也是一个思维展开的过程。


就议论文来讲,写作过程,完全可看做为自己的立论提供证据和逻辑的过程,目的在于让读者共鸣和信服。怎样说理,怎样展开自己的说理,决定了我们的写作思路与写作方法


1、当我们谈论的问题由不同的要素组成,或者可以分解为不同方面,或者可多角度审视的时候,可以分条阐述,条分缕析,一个一个要素地解释,一个一个方面或一个一个角度的来。


这样的思路平面展开,追求周全,虽然朴实无华,却也严密厚实。这就是“并列式”的结构。


2、我们谈论的内容可在不同领域发生迁移,比如从自然现象迁移到社会现象,从科学迁移到人生;或者可以深化,比如从现象进入本质,从形式进入内容,从偶然进入必然,我们可以选择“层进式”的写作思路。


这样的思路纵向推进,追求深刻。当然,对思想逻辑的周密与严谨,也有了更高的要求。


3、我们也可以在比较中凸显自己的观点。


常言道,有比较才有鉴别,比较是人类最基本的思维模型,在比较中甄别真伪,校订是非,选择真知,这就是议论文的“对照式”结构。


做比较,关键要选择恰切的比较对象和内容,注意“可比性”。将不具“可比性”的事物强行捏合在一起,甚至会误导思维的方向。


文章展开的过程,就是一个“立而论之”的证明过程。可以通过对典型案例的解剖来展示某个道理,这就是“例证法”;或者通过对比或类比,来推断某个道理,这就是“比较论证”。论证方法的采用,取决于我们怎样去说理以及怎样说理才有效力。



值得注意的是,教材中还有一种论证方法,叫喻证法。


从批判性思维的角度看,喻证法不能算是真正的论证方法。比喻只能把道理说得更形象,更便于理解,更好接受,但不能证明某个观点的正误。因此,议论文使用比喻,追求的是一种修辞效果,必须辅以其他论证方法,方有说服力。有时候,比喻甚至会遮蔽人的思维。


比如“不能输在起跑线上”这样的话,之所以被广泛接受和传播,是因为它将人生比作跑步比赛,强调起跑的重要性,很容易引发人们的共鸣。但“陷阱”也在其中,因为人生与跑步比赛,有相似点,也有不同点。人生路漫漫,起跑线上输了,最终不一定会输,何况人生在世,也未必要与别人比个输赢!


三、从材料到资源:批判性思维的价值


例3:2015年上海市黄浦区二模作文题目是这样的:


岛屿矗立在海上,当茫茫海水退去的时候,却发现自己与大陆紧紧相连。


这是一道隐喻型、关系型的作文题,思维容量大、思辨性强。“岛屿”“大陆”“海水”的寓意是开放的、多元的,写作空间很大。


由“海水掩盖了大陆与海岛的联系”发散开去,无非就是某种关系被遮蔽了,被扭曲了,被淡化了,让我们忽视了这种关系的存在。可写个体与群体的关系,可写艺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……但无论写什么,都必须强调原本的那种关系被遮蔽了,我们需要还原真相,认清本质。


抽象的道理往往难以理解,抽象地讲道理更易让人产生晦涩之感。因此,写作文一定要追求“巧”,作文能够四两拨千斤,看似平易却奇崛,才算好文章。


用最适合的材料来印证和阐述论点,就是一种“巧”,就是一种“借力”。



在关于“岛屿”的作文中,一个学生以古代隐士为例,就是个很“轻巧”的选择。


隐士寄情山水,逍遥尘外,看起来与世隔绝,其实还是不能完全离开社会。比如陶渊明,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”,何等优哉游哉。但他依然是社会的一分子。不要说他的吃穿住用离不开别人的劳动,就是在精神上,他何曾完全脱离过时代?


鲁迅先生就说,陶渊明做不到浑身“静穆”,他也有“怒目金刚”之时,比如他的《咏荆轲》,不也有一股不满现实的愤愤不平之气?因此,我们不能被隐士们所刻意渲染的那一种超凡脱俗给蒙蔽了。


还有一位以《鲁滨逊漂流记》来印证,实在是太妙了。


鲁滨逊,一个人,一座孤岛,二十八年的生存,何以可能?有人认为是靠坚强的意志,有人认为靠能干的双手,但有学生认为,鲁滨逊所以能活下来,且活下去,是因为他有一艘搁浅的远洋船上所载的众多物品。而这些东西恰恰是人类文明的产物,是人类智慧的结晶。多亏了这艘船,多亏了船上的那些凝聚了人类智慧与心血的物品,才奠定了鲁滨逊在荒岛上生存的可能。


显然,这个观点非常卓越。


材料的使用关键在于“巧”,这就需要大量的阅读与思考的积累。特别要强调阅读与思考的结合。


有人读书也很多,遗憾的是,没有转化成自己的资源,写作时仍然捉襟见肘。只有经过思考,才能将材料转化为写作的资源。


《鲁滨逊漂流记》拥有广大的读者,但真正思考与品味过的又有几人?能够将材料用到如此出神入化的地步,一定经过了作者反复的质疑与思索、解释与求证。他阅读的时候一定反复思考过:为什么鲁滨逊能够生存下来?


小贴士:要让材料成为你写作的资源,没有辨析、思考、质疑和整合的过程,是难以转化为写作资源的。


作文,既是思想与感情的表达,也是思维方式的呈现。从文章外显的结构到内隐的思路,从遣词造句到引经据典,表达总是受制于思维方式。作为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,批判性思维对于写作,意义非同寻常。


接下来的一个月,就让我们一起来操练“批判性思维”吧!


【余党绪,语文特级教师,上海名师培养基地主持人,徐汇区、浦东新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】



更多写作指导、热门时文、写作素材、读书方法、学生佳作……尽在《新读写》杂志!

投稿邮箱:xinduxie211@163.com。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